发布时间:2019-09-27 00:5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mryongt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9年暑假期间,校团委组织我校广大团员青年开展了主题为“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0支全国专项队,32支校级重点队、144支院级集中队以及1000余支自主集中实践队的万余名师生,踏遍省内外30多个地市,躬身实践,以行践言,在历史成就观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美丽中国实践等十余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张士欢在校团委及相关学院负责人陪同下深入多个地区慰问实践师生,并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精神,谱写属于师大青年的青春光彩。
重温峥嵘岁月 牢记初心使命
“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我校各实践队纷纷来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巨大变化的地区或习近平总书记工作和调研过的地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正定新区,文学院星火逐梦社会实践队围绕“民生”问题,对县城以及周边村镇居民进行走访调研,讲述改革故事,发现遗留问题,以正定城乡之变化感受整个中国之变化。数学科学学院“正定行实践队”深入了解村民情况、农村近几年的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收入变化以及衣食住行变化等。马克思主义学院“红砖”宣讲团以“汇聚青春力量,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栾城区东尹村开展理论宣讲和实地调研活动。深入浅出地为当地群众准确解读了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成果以及党的相关政策,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此外,革命圣地西柏坡、延安革命纪念馆、蔚县暖泉镇,都先后迎来了外国语学院、汇华学院实践队的调研探访。实践队员们通过实地见闻,真切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之路。
与此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红色蒲公英实践队深入平山,帮助革命老区人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互联洛南智囊团”实践队奔赴洛南县陶岭社区,搭建冀陕电商沟通之桥。商学院平山智慧扶贫调研队结合“互联网+”专业技术助力智慧乡村建设。不忘初心,各实践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思政大课堂中牢记使命,历练成长。
聚焦社会发展 传递时代强音
为了更好地迎接冬奥会的到来,外国语学院“冬‘傲’崇礼实践队”持续第三年继续深入志愿服务基地——张家口崇礼地区。来自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专业的15名队员开展了“青春迎冬奥,全民学英语”活动。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30余名居民的学习成果录制成多语版视频“你好,崇礼”并通过网络推广,进一步推动了外语在崇礼市民中的普及程度。校青协“为奥发声”实践队奔赴阳原县化稍营小学,以“青春志愿行,共筑冬奥梦”为主题,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课程项目,为孩子们普及冬奥知识,推广冰雪运动,介绍冬奥会进展,使冬奥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
在雄安新区,校团委选拔两名志愿者参加了乡镇兼职民政干事的志愿扶贫活动。初等教育学院“与爱牵手,心系雄安”实践队设计了“让心理走进课堂”“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等特色课程。生命科学学院绿色联盟小分队在张艳凯老师指导下进行了雄安实地考察,切实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情况,为生态文明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百乡千村万里行”实践队围绕“三农”问题、教育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普遍关注及对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开展调研。此项主题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四年,1510余名同学采访基层老党员共计3000余名。队员们积极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将党员故事分享给更多人。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明的传承,中国工业的腾飞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呕心沥血,为深入了解我省工业发展现状,校团委特成立“河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石家庄工业博物馆文物线索征集”主题实践活动队,对石家庄市内及周边地区历史悠久的老工业遗址进行探访和调查,为石家庄工业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教育学院由19名心理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安心”心理知识宣讲小分队深入石家庄多个社区开展义务宣讲以及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研。软件学院实践队本着“互联互通 协同创新”的原则,结合软件专业特长,深入企业,让学生们将专业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中燃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垃圾投进趣”小分队参加了石家庄市裕东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进行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受到了市民的好评。学前教育学院(旅游系)爱老信使小分队前往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在慰问老人的同时展开养老产业调研,丰富了对养老服务体系的认识。新闻传播学院“字正腔圆”实践队来到张家口市宣化区开展推普文艺表演等活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由指导教师和中外学生共30余人组成的实践队选取了河北省部分先进企业进行参观体验,对河北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体悟。实践活动让师生们对于美丽河北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学科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赤子之心服务乡村振兴
校团委将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与我省扶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以燕山、太行山区为重点,开展“我为家乡代言”专项实践活动,招募140名学生组建专项实践队,行唐县信庄村的双胞菇在职业技术学院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实现了销量翻一番;井陉县七狮村的生态黑猪在文学院实践队员的帮助下走出了销售困境;商学院实践队员助力曲阳石雕产业发展······各实践队充分挖掘服务地“乡村旅游”“农家乐”“文化遗址遗迹”等特色资源,通过阿里集团淘宝直播村播平台,帮助农民推销特色商品,助力脱贫攻坚。
生命科学学院“助力脱贫攻坚-我帮老乡种蘑菇”实践队,在指导教师王立安的带领下,来到食用菌技术创新实验基地——保定市阜平县嘉鑫种植有限公司。帮助菌农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并以当地食用菌产业扶贫开发为切入点,调研当地精准扶贫政策支持,感受精准扶贫政策给予困难群众生活上的改观,形成13000多字的调研报告,为总结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开发新型扶贫模式打下基础。
热门资讯